糖尿病患者切忌亂咁食,但要他們見營養師,大多耍手兼擰頭,怕從此無啖好食。
其實糖尿病飲食原則絕對毋須禁食,只要學懂揀飲擇食兼控制份量就甚麼都可以吃。現時食品包裝清楚列明營養成分,挑選合適食物話咁易。今期營養師就教糖尿病人精讀標籤6法!
1.盯緊碳水化合物
糖化血色素(HbAIC)在6.5%以下為理想血糖水平。很多人以為影響血糖的只有糖,只要少吃糖便能保持血糖正常,這觀念是錯的!直接影響血糖的不單是糖,而是所有碳水化合物。
「碳水化合物包括澱粉質及糖分,進食、消化後最終轉化成糖分供身體所需,當胰島素不足或身體未能有效使用胰島素時,血液內的血糖便會大增,所以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絕不應過量!」陳勁芝說。
閱讀標籤最重要留意「總碳水化合物」含量(糖分及膳食纖維亦包括在內),英文是「total carbohydrates」或「total carbs」,並因應個人需要作出適當選擇。例如一般全蛋麵每個含30克碳水化合物,高活動量男士可進食兩個,低活動量女士可進食一個。
小吃以不超過20克碳水化合物為佳,左上圖這款餅乾,每獨立小包含12.4克碳水化合物,作為下午小食剛好。

每獨立包裝(重16.7克)含12.4克碳水化合物,作為小吃剛剛好。
碳水化合物攝取量
主餐(克) | 小食(克) | |
女士(低活動量) | 40-50 | 10-15 |
男士(低至中活動量) 女士(中至高活動量) |
50-60 | 15-20 |
男士(高活動量) | 60-70 | 20-25 |
2.糖分愈低愈好
糖是碳水化合物,消化過程極短,進食後可以在15分鐘內令血糖上升,故陳勁芝建議同等份量的食物,糖分含量以較低者為佳,亦可選擇無糖類。
「包裝食物如註明不含糖分或sugar free,法例規定每100克或毫升食物含不多於0.5克糖可註明無糖,這個極微的含糖量,對身體血糖影響極微。市面上有很多無糖飲品,例如無糖可樂、無糖咖啡、無糖汽水,都適合糖尿病人飲用。」
而選擇低糖飲品時,陳勁芝提醒絕不要掉以輕心以為糖分很少,因為其糖分含量隨進食份量大而倍增,「低糖飲品或食品,每100克/毫升含不多於5克糖,一包375毫升飲品便含18.75克糖分,如果是500毫升裝更含25克糖!」
她建議,糖尿病人每次進食時,糖分與碳水化合物比例以不超過1/3為佳。

無糖飲品,適合糖尿病人飲用。
3./較低糖 要小心


市面上亦有不少「較少糖」、「較低糖」、「輕怡」等聲稱,陳勁芝指出這些只比原裝版食物少含25%糖分,如本身是高糖分食物,減了25%亦不會變成真正低糖,故大家記緊閱讀營養標籤時看清其含糖量。
亦有一些註明無添加糖分食物,即沒有「額外」添加糖分,但本身已含不少糖分,例如果汁、果醬、乾果等。故陳勁芝仍是這一句:記緊細閱營養標籤中的糖分含量。
有些食物含有一定糖分,如牛奶、乳酪含乳糖,果汁含果糖,故選擇時,在同等份量下,以含較少糖分者為佳。
4.多多選高纖
纖維屬碳水化合物,消化時間較長,且不會被人體吸收,故進食高纖類食物可令血糖平穩。陳勁芝建議糖尿病人每餐都應有高纖類食物,例如糙米、燕麥,小食亦應以高纖為主,例如果仁、高纖乾果類。
「纖維素由於不會被人體吸收,故如果某食物標明每份含50克碳水化合物,當中含3克纖維,進食後你實際攝取到的碳水化合物量是47克。所以選高纖食物最實際!」
她舉例,市面上有一些高纖餅乾,每100克含11至12克纖維,飽和脂肪量不高,適合糖尿病人食用。
很多糖尿病人以為穀麥早餐含豐富纖維,可大量進食,但陳勁芝提醒,每半杯穀物類含22至40克碳水化合物,如果為了攝取較多纖維而搏命吃,就容易過量!
另外陳勁芝亦提醒,糖尿病患者如本身有高尿酸問題,就不宜大量進食高纖維食物,每日不宜超過一次。

每100克含11-12克纖維的餅乾,適合糖尿病人食用。
5.不應太依靠低GI值
一些包裝食物註明低GI值,即低升糖指數,進食後不會令血糖快速上升,故適合糖尿病人食用。不過陳勁芝提醒,不要單靠GI值,應連同標籤內所有數據衡量。
「舉例說,全脂牛奶的GI較低,因為需要較長消化時間;脫脂或低脂牛奶相對GI較高,因快消化,但這不代表全脂奶較健康!全脂奶含高飽和脂肪,糖尿病人如果只求血糖平穩漠視心臟健康而飲用全脂奶,又或選擇低糖或無糖卻含高飽和脂肪的曲奇或朱古力,增加患心臟病機會,後果可能更嚴重!」陳勁芝說。
所以,陳勁芝認為揀選食物時,在同等碳水化合物含量下,如果低糖或低GI得來卻含高脂,寧棄莫取;如低GI是由於高纖,並含低脂肪,就非常可取。

全脂奶雖然屬低GI值,但卻含高脂肪,故寧選較高GI值的脫脂奶。
6.脂肪宜少不宜多
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以為少吃糖、少吃澱粉質便可,因而忽略了脂肪。陳勁芝說,糖尿病人絕對要控制脂肪攝取量,特別是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。
「過量的脂肪容易引致肥胖,特別是中央肥胖,養成脂肪肝。當肝臟有較高比例脂肪時,空腹血糖值會較高,令血糖更難控制。當血糖控制差,所有併發症機會亦大增。」陳勁芝說。
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患腸癌風險比常人高30%,如再大量進食脂肪,或有中央肥胖,腸癌風險再增!